周易预测与起名字五行吉凶
周易预测之八卦卦象剖析

周易之爻辞卦象系辞
周易预测之测字十法
周易预测之六爻预测
周易六爻预测基础知识
周易预测之六十四卦全文

更多阴阳宅风水文章
更多四柱八字命理文章
更多关于起名文章
更多关于周易预测文章


更多关于周易预测文章

   咨询联系方式    案例     在线支付  命理风水论坛返回首页


          先天之学──梅花易数

  “梅花易数”之由来,相传为麻衣、陈奇夷等一胍绵延传下之秘法,后来成为北宋邵康节先生常用的〔心易神数〕。此数经邵先生传下后,也使易学在占筮领域上,更有其重大的实用价值,也由邵康节后,才改名为梅花易数;其名称的来源,相传有一天,邵康节先生进入梅花园赏花时,偶然见两只麻雀在枝头上争吵,后又见此二雀忽然争枝坠地,邵先生看到此种现象,即运用其心经易数,认为不动不占,不因事不占,今见二雀无故争枝坠地,怪哉!因觉有事而占之,随后向园主说:明日当会有一邻女来攀折梅花,请必叱责她,恐邻女惊恐自梅树跌下有伤足之虞,事后果然应验。
  后之学者因认为此卦例特殊,竟能断出与卦题不相干之事情来,为别种占法所不及,才将此种断法命名为“梅花易数”。
  邵先生认为此种易数,是为先天之心学,太极者道也,因心即道,道即理,数由心生,故可于心里默演其数理,而预知吉凶祸福,故又名为心易,所谓人于心上起经纶。但徜若心不能静,则不能决天下之疑耳,故也被误解为易学难精,因自然界之一动一静之间,皆有自然之理与数,只要随时随地动心起念,则五行生克之理即已具备,此时时吉凶之数即已定矣,所谓感而遂通之道〔佛曰:一切境缘孰非心生,三界轮回俱由自造〕故善卜者即可依此初念之动来占算,并预测其吉凶,此法因起卦简便、灵活、快又准,用途广功能多,故此术也多为历代修行者所乐用,并助其参悟天道与人事。
  “梅花易数”之运用于占卜方式,已由邵康节先生将古代的龟、蓍、掷钱起卦的繁琐,又再一次的重大改革,再衍成简化。、创新、灵活多样化的方便法门,并可于心里默演其卦,不限于任何时空随时随地均可应用,其法虽只以本卦、互卦、变卦为其主要架构,但仍由机、象、理、数、占并行运用,并可从机象理数占中默参天地的消息,更要从占筮中静验万物盈虚,可探阴阳于动静之中,审爻象而知事物之几微,此皆法自然之理,故可戚一念之触机起卦占卜,或凭自然界的动静起卦占卜,并可依人之出生八字或姓名起卦运用于算命上,与一般子平八字,紫微斗数法一样来论命,可供谈论占断空间也很大,推断姓名时,也不限简体字的姓名、诸如英文或日文等姓名,也能推算其流年流月运势好坏及事故,甚至可依每年的年初就能预测每年的景气及局势,不仅可运用于卜卦算命外,也可配合应用于风水、择日、合婚、命名、购物等日常生活中,应用范围极广,不胜枚举。也为梅花易数之运用于占卜上,又一次重大转折突破,且其可再发挥的空间还相当多,一般有涉入此学者,都知道此术在占卜上的神准,且比其它占卜方式简便,灵活、有趣,但千年来尚停留在传统占卜的用途上,只是在功力深浅不同的区别,却很少人知道此数也可应用在算命及推算大运、流年、流月等其它方面的功能上,以为与文王神卦的功能一样,此乃将梅花易数再推至更完善占卜与算命方面的更上一层境界体系,也确定此学有待开发的功能尚很多,也具有实用开发价值,于是可借由卜易论命而解易,由解易而知含藏万里的易学,以此知易道之大如是也。及知圣人于观象系辞时之至艰至隐。
          刚柔相摩,八卦相荡

  “是故刚柔相摩,八卦相荡,鼓之以雷霆,润之以风雨,日月运行, 一寒一暑……”
  这一段的意思是接着上面来的,是研究《易经》八卦道理最重要的地方,这是指我们现处的太阳系统,所带领的星球世界中的物理法则,扩大一点来说,也可以说是宇宙运行的法则。懂了宇宙运行的法则,自然会了解人事,正如儒家所标榜的“天人合一”的道理,至于把这个法则应用到另一个太阳系统,是不是相通呢?推测下来,大概也是相通的。
  现在说的“刚柔相摩,八卦相荡”,就是说我们人类所居住的这个太阳系统以内,物理的法则都由刚柔(这是两个物质世界的代号)也就是阴阳,互相摩擦而产生。宇宙间,任何东西,都是由这两个相反的力量,互相摩擦才生出来的,这是摩。至于八卦相荡,开始时我们已经画过八卦,为了解说的方便,现在需要先介绍一些关于《易经》的基本知识。
  先说什么是《易经》?前面我们曾经说过,“易”就是变易、不易、简易三个原则,这是汉代儒家提出来的解释,这个解释对不对倒是另外一个问题。究竟为什么叫作《易经》?这是根据汉朝一位道人魏伯阳——道家的神仙,又名火龙真人的说法来的。他有一本有名的著作叫《参同契》,朱熹一辈子不敢说对这本书已经研究通了。这本书是根据易理讲修道的书,也就是中国所谓道家的鼻祖。在书中,他提到了“日月为易,刚柔相当”的话。我们看古文“易”字,上面是日的象形,下面是月的象形,把上面太阳下面月亮合起来,便是“易”字了。这个意思是说,《易经》这本书,是叙述我们人类这一个太阳系统的宇宙中,日月所运行的一个大法则,可见有关《易经》的定名,以魏伯阳的解释为最正确。可是自宋朝到清朝这几百年间,很多人怀疑这个解释,而日本人解释的更妙,他们说“易”是一种动物——四脚蛇,也就是晰蜴,因为它的特征是善于变化,它栖在绿色的树叶上,体色就变成绿的,栖在红的花上,体色就变成红的,所以“易”就是晰蜴。日本人对于我们的文化,有时候固然歪曲得很厉害,但有时也是很有趣很可笑的。他们还提出证明,说《易经》中有很多都是用动物代表的,如龙、象、马等等都是,所以“易”就是易变体色的晰蜴。在几十年前,我们中国的学者,也跟着日本人如此说,中国人把中国自己的文化弄得一塌糊涂,甚至说大禹是一条爬虫,根本没有大禹这个人。日本人这样说,我们的学者也跟着这么讲,这些说法都是不对的。什么叫《易经》?到现在为止,大家考据讨论的结果证明,还是魏伯阳对《易经》作的解释最为正确,因为后来出土的甲骨文上,找到《易经》的“易”字,就是太阳、月亮的象形字,上下合在一起,就是远古时代的“易”。照《易经》文化来看,我们的历史,应追溯到两百多万年以前,我们现在自己号称五千年历史,那还是太谦虚了。两百多万年前的文化,“易”就是日月,可见“刚柔相摩,八卦相荡”就是太阳月亮以内的宇宙法则。
  明白了以上这些,现在我们再谈八卦相荡的问题。所谓“荡”,如同荡秋千一样,一来一往。六十四卦就是八卦的一来一往,彼此相荡出来的。以先天卦的方位来看,如以乾卦为标准,乾卦一荡,与兑卦碰在一起,于是便成天泽履卦,反过来,兑卦一荡,碰到乾卦,于是成为泽天央卦,乾卦如果荡到另一边,碰到巽卦,于是便成天风女后卦,无论以任何卦为标准,都是一样。昨天报纸刊出,美国总统福特卜了一个卦说如何如何,灵不灵且不管,不过有时候拿来玩玩,或是心里实在不宁静,生死存亡之间,来玩玩亦不错。准不准呢?等于在事急时祷告上帝、拜求菩萨一样,也可以在这中间找出办法来,找出生路来,因而一下子精神便安定下来了,这也可以说是精神的最高寄托,但却与宗教信仰不同,宗教信仰是依赖的,是把自己交给另外一种看不到的神,而卜卦则是可以在自己的智慧中解决问题,找到所应走的道路,这是荡的道理,也与上面所说综卦的道理一样。
  这里孔子研究《易经》的报告所谓“刚柔相摩”,是说这个物理世界的刚柔相摩,用现代语勉强解释为坚硬的和柔软的互相磨擦。譬如物理世界最柔软的东西,老子常说是水。老子的思想,孔子的思想,诸子百家的思想,没有不是从《易经》里出来的,如“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”等这一套观念,也都是从《易经》里面出来的。所以老子也说,“福者祸之所倚,祸者福之所伏。”都是来自《易经》的思想。我们研究了《易经》,再研究老子思想、孔子思想的问题,就可迎刃而解了。天地间没有绝对的,老子提到世界上最柔的是水,刚强的,终归会软化,水一滴一滴。都是软的,没有骨头,风一吹就干了,可是不管是铁板、硬石,年深日久,都会被这一滴水滴穿了。老子是在这个观点上说水是最软的,实际上照《易经》的道理,水还不算最软,因为水还是有形态的,最软的是没有形态的,是空间,是这个虚空。那虚空有些什么呢?普通说来,虚空就是没有东西。而《易经》的道理,和现代科学观念一样,认为虚空并不是空无一物,而是充满了原子,我们的手在虚空中挥舞一下,虚空中的原子便都动了,发生作用了,这样宇宙便已经受了很大的影响,好像是一颗小石子投到河里一样,开始时只见到一点小波纹,这个波纹照科学的道理,慢慢扩大开去,一万年以后还在扩充,所以任何一点的动,都会产生很大的力量。空是柔的,刚的可以被空摩掉,由这个道理说明刚柔相摩,是互相摩擦,并不是刚不及柔,有时候柔的东西也会被刚克掉,这是刚的成分较重的关系。
        《易经》之要

  《易经》之要,是明天地阴阳奇偶之理,以阐发造化之秘蕴,六十四卦网罗天地万象,尽宇宙之事物。日本易学大师高岛吞象先生曾说过:“《易》曰:昔者圣人之作《易》也,幽赞于神明而生蓍”是也。夫《易》以八卦,表万物之原子,盖万物成于八原子之集合,故画八卦而现形而上原子于形而下;重之以为六十四卦,以应万象者也。《易》之为字,重合日月,并书之则成明字,谓从斯道则万物无不明也。是《易》之所以名也。故大传曰,《易》以:“知幽明之故”,“知鬼神之情状”,知神之所为。见“万物之情”,见“天地之心”。盖人亦于万物同成于八原子之集合,故性情动作,共不离其序次也。故一知造化之理由,则知其性之所基,若生死之说,进退存亡之际,阴阳消长之理,默识冥合,而活用之,得防祸乱与未萌,消灾害与未发。”习易者当明人性之所要:“自诚明,谓之性,自明诚,谓之教”诚则明,明则诚是尽人性之诚,禀神明智慧之教。《中庸》曰:“能尽其性,则能尽人之性;能尽人之性,则能尽物之性;能尽物之性,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,而与天地参矣。”明此理方可知日月星辰及世间万物之根源,实为习《易经》者之本源之要。现今之所谓学易者,明了几许《易经》知识,尚不研究人事之实际,不知人情之差异,单以爻测,不解占筮纳甲之妙,不知象理数之深奥,空谈易学行于六爻之间,实在为《易经》之学门外自鸣得意之徒,其实在是可笑之际。此种人物根本不知《易经》乃:“从性命之理,尽变化之道”,从而可“探索赜隐,以定天下之吉凶,钩深致远,预谕人事之悔吝”的。所以说《易经》是圣人所明重之道,是为君子而设,学习《易经》以卜筮列之与易经预测之法,就已经大违圣人之意。圣人作易开物成务,是以《易经》教化人怎样修性养性,怎样做人的原则,是以《易经》展示人事的吉凶悔吝,防于未然之前,而行天地之正道。《易经》是可惊天地泣鬼神之宇宙大道,焉能是一、二知卜者之臆测之玩也。

          《易经》的三原则

  《连山》、《归藏》以外,《周易》的本身这门学问中,有一个原则亦叫作“三易”,意思是说《易经》包括了三个大原则:就是一、变易;二、简易;三、不易。研究《易经》,先要了解这三大原则的道理。
  (1) 变易
  第一,所谓变易,是《易经》告诉我们,世界上的事,世界上的人,乃至宇宙万物,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。在时、空当中,没有一事、没有一物、没有一情况、没有一思想是不变的,不可能不变。一定要变的。譬如我们坐在这里,第一秒种坐下来的时候,已经在变了,立即第二秒钟的情况又不同了。时间不同,环境不同,情感亦不同,精神亦不同,万事万物,随时随地,都在变中,非变不可,没有不变的事物。所以学易先要知道“变”,高等智慧的人,不但知变而且能适应这个变,这就是为什么不学易不能为将相的道理了。
  由这一点,我们同时亦了解到印度佛学中的一个名词“无常”。这个名词被佛教徒把它慢慢地变成迷信的色彩,城隍庙里塑一个鬼,高高瘦瘦,穿白袍,戴高帽,舌头吐得很长,名“白无常”,而说这个“无常鬼”来了,人就要死亡,这是迷信。实际上“无常”这名词,是一种佛理,意思是世界上没有一种东西能永恒存在的,所以名为“无常”,这就是《易经》中变易的道理。我们中国文化中的《易经》,是讲原则,宇宙中的万事万物,没有不变的,非变不可,这是原则。印度人则是就现象而言,譬如看见一幢房子盖起来,这房子将来一定会倒,看见人生下来,也一定会病、会老、会死,这是看现象而名之为“无常”。
  (2) 简易
  第二简易,是宇宙间万事万物,有许多是我们的智慧知识没有办法了解的。在这里产生了一个问题,我常常跟朋友们讲,也可以说是哲学上的一个对比,天地间“有其理无其事”的现象,那是我们的经验还不够,科学的实验还没有出现;“有其事不知其理”的,那是我们的智慧不够,换句话说,宇宙间的任何事物,有其事必有其理,有这样一件事,就一定有它的原理,只是我们的智慧不够、经验不足,找不出它的原理而已。而《易经》的简易也是最高的原则,宇宙间无论如何奥妙的事物,当我们的智慧够了,了解它以后,就变成为平凡,最平凡而且非常简单。我们看京剧里的诸葛亮,伸出几个手指,那么轮流一掐,就知道过去未来。有没有这个道理?有,有这个方法。古人懂了《易经》的法则以后,懂了宇宙事物以后,把八卦的图案,排在指节上面,再加上时间的关系,空间的关系,把数学的公式排上去,就可以推算出事情来。这就是把那么复杂的道理,变得非常简化,所以叫作简易。那么,《易经》首先告诉我们宇宙间的事物随时都在变,尽管变的法则很复杂,宇宙万事万物再错综复杂的现象,在我们懂了原理、原则以后,就非常简单了。
  (3) 不易
  第三不易,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的,可是却有一项永远不变的东西存在,就是能变出来万象的那个东西是不变的,那是永恒存在的。那个东西是什么呢?宗教家叫它是“上帝”、是“神”、是“主宰”、是“佛”、是“菩萨”。哲学家叫它是“本体”,科学家叫它是“功能”。管它是什么名称,反正有这样一个东西,这个东西是不变的,这个能变万有万物万事的“它”是不变的。
  这是易经的三个原则,先要懂得。

 


世间万物无非数     吉凶悔吝有其机
版权所有:命理风水堂